台灣的11月節日充滿商機,從雙11購物節的熱烈促銷到感恩節的溫馨回饋,都是企業推廣品牌、提升銷售的好時機。掌握台灣11月節日的消費趨勢,制定精準的策略,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雙11購物節的搶購熱潮與感恩節的感恩回饋活動,提供不同的行銷方向,建議您針對不同節日制定不同的策略,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可以參考 台灣過年文化指南:習俗、禁忌與現代演變

...

11月節日台灣:行銷不能錯過的台灣11月節慶與議題:雙11購物節、感恩節…

11月是台灣電商平台最熱鬧的月份之一,因為這兩個節日:雙11購物節和感恩節,都為線上線下零售業者帶來巨大的商機。雙11購物節起源於中國,近年來已成為全球性的購物狂歡節,台灣也受到其影響,許多電商平台和品牌紛紛推出超低折扣、限時搶購等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瘋狂購物。而感恩節則是一個充滿溫馨與感恩氛圍的節日,許多品牌會藉此機會推出感恩回饋活動,例如贈送禮品、折扣優惠等,以表達對顧客的感謝,並提升品牌好感度。

然而,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如何才能讓你的品牌在11月的節慶檔期脫穎而出,吸引消費者目光,創造更高的銷售業績呢?以下將針對台灣11月節慶的市場特性,以及雙11購物節和感恩節的最佳行銷策略進行深入分析,提供你實用的行銷建議,幫助你抓住商機,取得成功!

11月節慶#1:雙11、光棍節(11/11)

雙11購物節,又稱光棍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近年來已成為全球性的購物狂歡節。在台灣,雙11購物節的影響力逐漸擴大,許多電商平台和品牌紛紛推出超低折扣、限時搶購等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瘋狂購物。

11月節慶#2:感恩節(11/25)

感恩節是一個充滿溫馨與感恩氛圍的節日,許多品牌會藉此機會推出感恩回饋活動,例如贈送禮品、折扣優惠等,以表達對顧客的感謝,並提升品牌好感度。

七五三的由來:祈求孩子健康長大

11月15日是什麼節日?對於日本人來說,這可是個重要的日子——七五三節!關於七五三節( 七五三 しちごさん )的由來有很多說法,據說是為了慶祝並祈求孩子健康長大,分別在孩子3歲、5歲和7歲那一年的農曆11月15日,前往神社進行參拜以祈求神明保佑。

七五三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和文化背景,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說法:

  • 古代的「三歳」和「五歳」習俗: 在古代日本,3歲和5歲被視為人生重要的轉折點。3歲時,孩子被認為是從嬰兒期過渡到兒童期,而5歲則被認為是從兒童期過渡到少年期。因此,在這個時期舉行儀式以祈求孩子健康成長和平安順利。
  • 平安時代的「七歳」習俗: 平安時代(794-1185年)開始出現了「七歳」的習俗。當時,七歲的女孩被視為成年,可以開始學習女紅,並為將來嫁人生子做準備。因此,七歲的女孩也會在這個時期舉行儀式,祈求她們未來順利嫁娶。
  • 江戶時代的「七五三」節: 江戶時代(1603-1868年),「三歳」「五歳」「七歳」的習俗逐漸融合,形成了「七五三」節。當時,人們認為孩子在3歲、5歲和7歲時,更容易受到疾病和災禍的侵害,因此會在這個時期舉行儀式,祈求神明保佑孩子健康成長。
  • 明治時代的「七五三」節: 明治時代(1868-1912年),隨著日本社會的現代化,七五三節的儀式也逐漸簡化,但其文化意義依然保留至今。

無論是哪種說法,七五三節都代表著對孩子健康成長的祈願,以及對神明的感謝。這個節日也反映了日本傳統文化中對孩子成長和發展的重視,以及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

台灣11月節日行銷必學攻略:雙11、感恩節行銷秘訣

11月節日台灣.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11月25日: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與國際素食日

11月25日是兩個重要的國際節日: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和國際素食日。這兩個節日看似主題不同,卻都與社會正義和人道關懷息息相關。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旨在提高人們對婦女暴力問題的認識,呼籲各界共同努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促進性別平等和女性權益。而國際素食日則鼓勵人們採取素食生活方式,減少對動物的剝削和環境污染,推廣健康飲食和可持續發展。

對於台灣的品牌來說,11月25日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結合這兩個節日,推出具有社會責任和公益性的行銷活動。例如,品牌可以與婦女權益團體合作,舉辦公益活動,捐贈部分收益給相關組織,或推出以女性為主題的產品,並將部分收益捐贈給婦女權益團體。同時,品牌也可以結合國際素食日,推出素食產品或素食菜單,並推廣健康飲食和環保理念。

在行銷活動中,品牌可以利用各種平台和工具,例如社群媒體、電子郵件行銷、線上廣告等等,向目標客群傳達訊息。同時,品牌也可以邀請意見領袖或網紅參與活動,擴大影響力,並與消費者互動,建立更深層的連結。

除了行銷活動之外,品牌也可以在日常營運中,積極推動性別平等和動物福利。例如,品牌可以制定性別平等政策,確保女性員工享有平等的機會和待遇;品牌也可以在供應鏈中,選擇符合動物福利標準的供應商,並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總之,11月25日是品牌展現社會責任和公益性的重要機會。品牌可以結合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和國際素食日,推出具有社會意義的活動,並在日常營運中,積極推動性別平等和動物福利,建立更美好的社會。

11月25日: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與國際素食日
主題 意義 品牌行動
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 提高人們對婦女暴力問題的認識,呼籲各界共同努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促進性別平等和女性權益。
  • 與婦女權益團體合作舉辦公益活動
  • 捐贈部分收益給相關組織
  • 推出以女性為主題的產品,並將部分收益捐贈給婦女權益團體
國際素食日 鼓勵人們採取素食生活方式,減少對動物的剝削和環境污染,推廣健康飲食和可持續發展。
  • 推出素食產品或素食菜單
  • 推廣健康飲食和環保理念
...

11月2日什麼節日?

11月2日是天主教會的「追思已亡節」(All Souls’ Day),這個節日源自中世紀,當時教會開始鼓勵教友為亡者祈禱,並將其視為一種基督徒的愛德行動。聖奧斯定就曾說過:「若我們不曾關懷亡者,我們為他們的祈禱,就不會成為習慣。」追思已亡節的意義在於紀念所有已故的信徒,並為他們祈禱,教會認為亡者需要信徒的祈禱才能獲得救贖,而為亡者祈禱也是一種表達對他們的愛和關懷的方式。

追思已亡節的傳統習俗包括前往墓地祭拜亡者,參加彌撒,為亡者點蠟燭,以及為他們祈禱。許多地區也會有特殊的儀式和活動,例如在教堂舉行追思彌撒,或在墓地舉行追思會。在現代社會,追思已亡節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它提醒人們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必然性。同時,它也讓人們思考如何更好地珍惜生命,並為亡者留下美好的回憶。

對於品牌來說,追思已亡節是一個可以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連結的機會。品牌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紀念亡者,例如推出追思產品、捐款給慈善機構、或舉辦追思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品牌形象,更可以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溫暖和關懷。

以下是一些品牌可以參考的追思已亡節行銷策略:

  • 推出追思產品:例如,花店可以推出追思花束,禮品店可以推出追思禮品,服飾店可以推出追思服裝等。
  • 捐款給慈善機構:品牌可以選擇捐款給與亡者相關的慈善機構,例如癌症基金會、兒童基金會等。
  • 舉辦追思活動:品牌可以舉辦追思活動,例如追思音樂會、追思電影放映等。
  • 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追思訊息:品牌可以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追思訊息,例如分享追思詩歌、追思故事等。

追思已亡節是一個充滿情感的節日,品牌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紀念亡者,並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連結。

把握節日熱潮,創造行銷高峰

十一月除了雙11購物節,還有許多值得關注的節日,這些節日不僅是消費者的購物狂歡,也是企業進行行銷的絕佳時機。以下列舉幾個值得把握的節日行銷機會:

  • 立冬節 (11月7日): 立冬是冬季的開始,象徵著一年即將結束,也是人們開始儲備過冬物資的時機。企業可以抓住這個節日,推出與冬季相關的產品或服務,例如保暖衣物、冬季美食、保健品等,並以「溫暖冬日」、「暖心服務」等主題進行行銷宣傳,吸引消費者關注。
  • 光棍節 (11月11日): 光棍節是年輕人之間的節日,也是電商平台的銷售旺季。企業可以針對年輕族群,推出優惠活動、限時搶購等促銷方案,並利用網路社群平台進行宣傳,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參與。
  • 感恩節 (11月24日): 感恩節是西方傳統節日,也是表達感謝和回饋的時刻。企業可以藉此機會,推出感恩回饋活動,例如贈送禮品、折扣優惠、公益活動等,以增進消費者好感,提升品牌形象。
  • 其他節日: 除了上述節日,十一月還有許多其他節日,例如孫中山誕辰紀念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問候日等。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產品或服務的特性,選擇與相關節日結合,進行主題行銷,例如在孫中山誕辰紀念日推出與歷史文化相關的產品,在世界糖尿病日推出健康食品或保健品等。

在進行節日行銷時,企業需要根據不同的節日特點,制定不同的行銷策略,並結合線上線下渠道,進行全方位宣傳,才能在節日熱潮中脫穎而出,創造行銷高峰。

可以參考 11月節日台灣

11月節日台灣結論

台灣11月節日豐富多元,從雙11購物節的熱鬧促銷到感恩節的溫馨回饋,為企業提供了許多行銷機會。掌握台灣11月節日的消費趨勢,制定精準的策略,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創造更多商業價值的關鍵。

本文探討了台灣11月節日的行銷策略,從雙11購物節和感恩節的最佳策略,到其他節日行銷的創意點子,以及如何結合社會議題進行公益行銷。相信這些資訊能幫助您制定有效的行銷計劃,抓住11月節日商機,讓您的品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別忘了,除了雙11和感恩節,台灣11月還有許多其他值得關注的節日,例如立冬節、七五三節、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國際素食日等。把握每個節日的獨特文化和消費趨勢,制定有針對性的行銷活動,才能創造更大的效益。

祝您在台灣11月節日行銷中取得成功!

11月節日台灣 常見問題快速FAQ

1. 如何在雙11購物節中突圍,吸引消費者關注?

雙11購物節競爭激烈,除了提供超低折扣外,更要注重品牌差異化和精準行銷。可以嘗試以下策略:

  • 早鳥預購:提前推出預購活動,讓消費者提前鎖定心儀商品,並利用限量搶購、限時優惠等策略提升緊迫感。
  • 限時搶購:在雙11當天推出限時搶購活動,利用限時秒殺、限量特惠等方式引發消費者搶購熱潮,並利用直播、社群等平台進行即時推廣。
  • 組合優惠:提供多件商品組合優惠,例如買一送一、滿額贈禮等,讓消費者在購買單一商品的同時,也能享受到更多優惠。
  • 個人化推薦:根據消費者以往的購買記錄和瀏覽行為,推薦適合的商品或優惠資訊,提升購物體驗和轉換率。
  • 社群互動:利用社群媒體平台,與消費者互動,舉辦線上遊戲、抽獎活動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參與度,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

重點是,要針對目標客群,制定精準的行銷策略,並利用多元的平台和工具,提高活動曝光率和參與度,才能在雙11購物節中脫穎而出。

2. 感恩節如何進行行銷,才能有效提升品牌好感度?

感恩節是一個溫馨感恩的節日,品牌可以藉此機會展現溫暖和關懷,提升消費者好感度。可以嘗試以下策略:

  • 感恩回饋活動:推出感恩回饋活動,例如贈送禮品、折扣優惠、公益捐款等,表達對消費者的感謝,並提升品牌好感度。
  • 溫馨文案:在行銷文案中融入感恩節的溫馨氛圍,例如使用「感謝有你」、「溫暖相隨」等詞彙,營造溫馨感。
  • 社群互動:利用社群媒體平台,舉辦感恩節主題活動,例如分享感恩故事、舉辦抽獎活動等,與消費者互動,增進品牌情感連結。
  • 公益活動:與慈善機構合作,舉辦公益活動,例如捐贈部分收益、義賣商品等,展現品牌社會責任,提升消費者好感度。
  • 暖心服務:提供優質的客戶服務,例如提供免費禮品包裝、送貨到府等,提升顧客滿意度,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重要的是,要展現真誠的感謝和關懷,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溫暖,才能有效提升品牌好感度。

3. 11月節日如何制定行銷策略,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11月節日眾多,建議您制定一個整合性的行銷策略,將不同節日串聯起來,發揮最大效益。可以嘗試以下步驟:

  • 制定主題:根據品牌特性和目標客群,制定一個貫穿11月的行銷主題,例如「溫暖冬日」、「感謝有你」等,讓不同節日的活動都圍繞這個主題展開。
  • 設定目標:設定明確的目標,例如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銷售額、提升顧客滿意度等,並根據目標制定相應的策略。
  • 分析目標客群:了解不同節日的目標客群,例如雙11購物節的目標客群主要是年輕消費者,而感恩節的目標客群則更廣泛,並針對不同客群制定不同的行銷策略。
  • 選擇適合的平台:根據目標客群和活動特性,選擇適合的平台和工具,例如社群媒體、電子郵件行銷、線上廣告等,進行全方位的宣傳。
  • 追蹤數據:定期追蹤數據,分析活動成效,並根據數據調整策略,提升行銷效益。

重點是,要靈活運用不同的行銷策略,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才能在11月節日期間,創造最大的行銷效益。

個人頭像照片

By 沈尚豐

我是沈尚豐,台灣民俗文化研究所的創辦人。這個網站的設立目的是為了傳承與發揚台灣的豐富民俗文化,並為有興趣了解台灣傳統與信仰的人士提供全面的知識與資源。無論你是對台灣傳統節慶習俗感興趣,還是想深入了解地方故事與信仰禁忌,我都在這裡為你提供最詳盡的資訊。[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