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是民間習俗中陰陽界最接近的時節。鬼門開代表陰陽兩界開始相通,好兄弟將會返回人間。想知道 鬼月是什麼時候 嗎? 2024年鬼月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也就是國曆的8月19日,鬼門開的時間則是農曆七月初一子時,也就是國曆的8月19日晚上11點至隔天凌晨1點。鬼月期間,除了鬼門開,還有中元普渡等重要日子,也流傳著許多禁忌。想知道更多鬼月相關資訊,例如鬼月由來、禁忌和習俗,請繼續閱讀本文,讓你安心且充滿知性地度過鬼月!
2024年鬼月時間:鬼門開、中元普渡、鬼月關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是民間習俗中陰陽界最相近的時節。在這個特殊的月份裡,傳說鬼門會開啟,好兄弟們將會返回人間。因此,鬼月不僅充滿了傳統習俗,也流傳著許多禁忌,提醒人們在這個月份要格外注意言行舉止,避免冒犯到「好兄弟」。
2024年的鬼月時間為農曆七月初一日至農曆七月三十日,也就是國曆的8月19日至9月17日。其中,鬼門開的時間為農曆七月初一日,也就是國曆的8月19日,而鬼門關的時間則為農曆七月三十日,也就是國曆的9月17日。鬼門開是陰陽兩界開始相通的日子,好兄弟們會從陰間回到人間,而鬼門關則代表著陰陽兩界再度分離,好兄弟們會回到陰間。
在鬼月期間,除了鬼門開和鬼門關,還有許多重要的日子,例如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又稱「中元普渡」。中元節是民間祭拜好兄弟的重要日子,也是鬼月期間最熱鬧的日子之一。在這一天,人們會準備豐盛的供品,在自家門口或社區廣場上設壇祭拜,祈求好兄弟們平安,並保佑家人平安順遂。
了解鬼月時間和重要日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鬼月習俗,並在這個特殊的月份裡,以尊重和謹慎的態度,與好兄弟們和平共處。
為什麼叫鬼月?
「鬼月」這個稱呼,其實是近幾十年才在台灣興起的,並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稱呼。根據歷史文獻,中國傳統文化中,農曆七月稱為「巧月」或「瓜月」,並無所謂的「鬼月」的說法。日治前期的台灣舊慣調查中,將農曆七月稱為「鬼月」,也並不普遍。因此由歷史證據可知「鬼月」其實是現代產物,這幾十年來才興起的。
臺灣的「鬼月」概念是因為臺灣移民社會的死傷多,例如:漳泉械鬥、原漢對立、抗荷、抗清、抗日等移民問題,造成很多「大眾爺」、「萬善公」、「有應公」、「百姓爺」、「義民廟」等無主祭祠,為了慈善積德、安撫孤魂、化解仇恨,臺灣在清代晚期開始形成普度死難者的大型祭祀活動。
而宋代《東京夢華錄》寫到:「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先數日, 市井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假帶、五綵衣服……潘樓並州東西瓦子亦如七夕……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增倍。 」看到了嗎?宋代的「中元節」指的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祖先、亡魂的節日,與台灣的「鬼月」概念並不相同。台灣的「鬼月」更強調安撫孤魂、化解仇恨,而這也與台灣移民社會的特殊背景息息相關。
總而言之,台灣的「鬼月」概念是隨著移民社會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並非傳統文化中的稱呼。它反映了台灣移民社會的歷史傷痛,以及人們對亡魂的敬畏與安撫。
鬼月是什麼時候.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農曆七月為何稱為鬼月?
「鬼月」一詞的出現,看似歷史悠久,但翻遍東漢時期到清代年間的傳統文獻,農曆七月多半稱為「巧月」或「瓜月」。 實際上,「鬼月」這個稱呼,被推測可能源於台灣或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由於這些地區早年移民眾多,人口密集,生活艱苦,時常發生械鬥死傷,導致許多無主孤魂。為了安撫這些亡魂,當地居民便建立了「有應公」、「義民廟」等專門祭祀無主孤魂的廟宇。
這些廟宇的建立,讓農曆七月與祭祀活動產生了密切的關聯。隨著時間推移,農曆七月逐漸被賦予了「鬼月」的稱呼,成為祭祀亡魂的月份。 此外,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於鬼月的傳說,例如七月半是地府放假的日子,亡魂可以回到陽間,或是鬼月期間陰氣較重,容易招惹鬼魂等等。這些傳說雖然缺乏科學依據,卻反映了人們對死亡和未知的恐懼,以及對亡者的敬畏之心。
因此,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並非源於古代文獻記載,而是與台灣或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的移民歷史和民間信仰息息相關。 這些地區的早期移民,為了安撫無主孤魂,建立了專門祭祀亡魂的廟宇,並將農曆七月與祭祀活動連結,逐漸形成了「鬼月」的稱呼。
稱呼 | 來源 | 原因 |
---|---|---|
巧月、瓜月 | 古代文獻記載 | 傳統農曆七月稱呼 |
鬼月 | 台灣或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 | 移民歷史和民間信仰
|
鬼月禁忌:避免觸犯禁忌,平安度過
農曆七月鬼門開,民間流傳許多禁忌,這些禁忌的背後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涵,反映著人們對鬼魂的敬畏與對平安的祈求。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鬼月禁忌,提醒大家在鬼月期間應注意的事項,以避免觸犯禁忌,平安度過:
避免夜遊: 鬼月期間,夜晚陰氣較重,容易招惹孤魂野鬼,因此建議盡量避免夜間外出,尤其是到偏僻、陰暗的地方。
勿穿著鮮豔衣物: 鮮豔的顏色容易吸引鬼魂的注意,因此鬼月期間建議穿著素色或深色衣物,避免招惹孤魂野鬼。
勿隨意拍照: 民間傳說鬼月晚上拍照容易拍到好兄弟,因此建議鬼月期間盡量避免在夜晚拍照,尤其是到寺廟、墓地等陰氣較重的地方。
勿隨意撿拾路邊物品: 鬼月期間,路邊的物品可能被孤魂野鬼附著,因此建議不要隨意撿拾路邊的物品,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勿隨意吹口哨: 民間傳說鬼月吹口哨會吸引鬼魂前來,因此建議鬼月期間避免吹口哨。
勿在河邊、海邊逗留: 河邊、海邊陰氣較重,容易招惹孤魂野鬼,因此建議鬼月期間盡量避免到河邊、海邊逗留。
勿隨意亂說話: 鬼月期間,說話要謹慎,避免說一些不吉利的話,以免招惹孤魂野鬼。
勿隨意亂丟垃圾: 鬼月期間,亂丟垃圾容易招惹鬼魂,因此建議將垃圾妥善處理,避免污染環境。
勿隨意亂敲打東西: 鬼月期間,亂敲打東西容易驚擾鬼魂,因此建議避免隨意敲打東西,尤其是夜晚。
勿隨意亂拜拜: 鬼月期間,拜拜要謹慎,避免隨意亂拜,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鬼月禁忌的背後,蘊含著人們對鬼魂的敬畏與對平安的祈求。了解這些禁忌,並在鬼月期間注意自身行為,可以避免觸犯禁忌,平安度過鬼月。
鬼月為什麼不能曬衣服?
關於鬼月不能曬衣服的禁忌,流傳著許多說法,其中最常見的解釋是,衣服被認為是鬼魂附身的媒介。為什麼衣服容易招惹鬼魂呢?這與傳統文化中對「形狀」的理解息息相關。衣服,尤其是濕衣服,在形狀上與人體相似,容易讓鬼魂產生錯覺,以為是活人,進而附著在上面。因此,在鬼月期間,人們會盡量避免在晚上曬衣服,尤其是濕衣服,以免招惹鬼魂,讓它們「上身」。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鬼月不能曬衣服,是因為衣服被認為是「陰氣」重的物品。在傳統文化中,衣服被視為是「人體的延伸」,具有「氣」的特性,而鬼魂則屬於「陰氣」較重的存在。當衣服被曬在戶外,容易吸附周遭的「陰氣」,進而成為鬼魂的附著目標。因此,人們會在鬼月期間盡量避免在晚上曬衣服,以免讓衣服吸附過多的「陰氣」,影響家宅的運勢。
除了上述的解釋之外,鬼月不能曬衣服的禁忌還與「禮儀」和「避諱」有關。在傳統文化中,鬼魂被視為是「好兄弟」,需要被尊重和禮遇。因此,在鬼月期間,人們會盡量避免做一些容易讓鬼魂感到不舒服的事情,例如在晚上曬衣服。因為衣服在風中飄動,容易讓鬼魂感到不安,甚至會被誤認為是「招魂」的動作。因此,為了避免招惹鬼魂,人們會選擇在白天曬衣服,或者乾脆等到鬼月結束後再曬。
當然,上述的說法只是民間流傳的解釋,並沒有科學依據。不過,這些禁忌反映了人們對鬼魂的敬畏和尊重,也展現了傳統文化中對「形狀」、「氣」和「禮儀」的重視。在現代社會,雖然人們對鬼魂的恐懼已經減弱,但這些禁忌依然存在,也提醒著我們,在面對傳統文化時,應該抱持著尊重和理解的態度。
鬼月是什麼時候結論
農曆七月,也就是俗稱的「鬼月」,是民間習俗中陰陽兩界最相近的時節。了解鬼月是什麼時候,以及相關的禁忌和習俗,不僅是避免觸犯禁忌,更是尊重傳統文化,並從中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本文詳細介紹了 2024 年鬼月時間,包括鬼門開、中元普渡、鬼月關的時間,並探討了鬼月由來和常見禁忌。鬼月期間,我們應謹慎言行,避免觸犯禁忌,以平安度過這個特殊的月份。
鬼月禁忌的背後,蘊含著人們對鬼魂的敬畏與對平安的祈求,也反映了傳統文化中對「形狀」、「氣」和「禮儀」的重視。了解這些禁忌,並在鬼月期間注意自身行為,可以避免觸犯禁忌,平安度過鬼月。
鬼月是什麼時候 常見問題快速FAQ
鬼月是什麼時候?
鬼月指的是農曆七月,也就是國曆的8月19日至9月17日。 2024年鬼月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也就是國曆的8月19日,鬼門開的時間則是農曆七月初一子時,也就是國曆的8月19日晚上11點至隔天凌晨1點。
鬼月有什麼禁忌?
鬼月期間有許多民間禁忌,例如避免夜遊、勿穿著鮮豔衣物、勿隨意拍照、勿隨意撿拾路邊物品、勿隨意吹口哨、勿在河邊、海邊逗留、勿隨意亂說話、勿隨意亂丟垃圾、勿隨意亂敲打東西、勿隨意亂拜拜等。這些禁忌主要源自於人們對鬼魂的敬畏,以及對平安的祈求。
鬼月不能曬衣服是真的嗎?
關於鬼月不能曬衣服的禁忌,流傳著許多說法,最常見的解釋是,衣服被認為是鬼魂附身的媒介,因為衣服形狀與人體相似。此外,衣服也容易吸附周遭的「陰氣」,進而成為鬼魂的附著目標。不過,這些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但反映了人們對鬼魂的敬畏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