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拜拜是重要的傳統習俗,除了祭拜祖先,也別忘了祭拜地基主。重陽節拜祖先的時間通常在中午,供品包含日常菜飯、三牲四果、發糕和碗筷,而拜地基主則可以在中午或傍晚五點左右進行,供品則以家常飯菜或雞腿便當為主。除了祭拜祖先和地基主,重陽節這天也是媽祖飛昇之日,可以同時準備神明聖誕供品,祈求健康平安和財運亨通。

可以參考 拜土地公水果攻略:招財旺運的水果寓意與數量禁忌

...

重陽節祭拜:慎終追遠,祈福保平安

重陽節,又稱「九九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重要的祭祖時節。這一天,人們會祭拜祖先,表達對先人的追思與敬意,同時也祈求祖先庇佑,保佑家人平安順利。除了祭祖,重陽節也祭拜「地基主」,感謝祂守護家宅,庇佑家人安居樂業。

重陽節祭拜祖先和地基主,供品準備各有不同,以下將詳細說明:

重陽節祭拜祖先

  • 拜拜時間:傳統上,重陽節拜祖先的時間為中午,但也有部分家庭會選擇在下午或傍晚祭拜,主要依據家庭傳統。
  • 拜拜位置:家中正廳或祖先牌位所在處,需保持清潔整齊,以示對祖先的尊重。
  • 拜拜供品:
    • 日常菜飯(熟食):象徵對祖先的供養,表達對先人的思念。
    • 三牲四果:三牲是指「雞/豬/魚」,四果是指「四季時令水果」,通常是蘋果、橘子等,象徵著豐收與吉祥,也代表著對祖先的祝福。
    • 發糕一對:象徵著步步高升、事業順利。
    • 6 雙 或 12 雙碗筷:代表著子孫滿堂、家族興旺。
  • 拜拜香品:一般以3支香為主,但也有使用1支或2支香的習慣,主要依據家庭傳統。

重陽節拜地基主

  • 拜拜時間:重陽節拜地基主的時間,一般選擇在中午或傍晚五點左右,但也有部分家庭會選擇在其他時間祭拜,主要依據個人習慣。
  • 拜拜位置:廚房或後門門口,需要準備小矮桌,並擺放供品。
  • 拜拜供品:
    • 2 雙碗筷:代表著對地基主的敬意。
    • 家常飯菜6樣(含雞腿)或雞腿便當:象徵著對地基主的供養。
    • 茶水或酒:象徵著對地基主的款待。
  • 拜拜金紙:地基主金、刈金、銀紙,用於酬謝地基主。
  • 拜拜香品:味道香甜濃郁的檀香,例如環保印度老山檀香,適合祭拜地基主,代表著對祂的尊敬。

重陽節祭拜,除了祭祖和拜地基主,也有一些神明的聖誕慶典,例如媽祖飛昇之日。這一天,家家戶戶準備豐盛的供品祭拜祖先和地基主,祈求健康平安、財運亨通。

重陽節拜拜供品準備

重陽節祭拜祖先,除了祭拜祖先外,也別忘了祭拜地基主,祈求保平安。那麼重陽節拜拜要準備什麼呢?除了傳統的三牲、六樣菜、一鍋飯、一鍋湯、一樣水果、三杯小酒外,您也可以準備「便菜飯」來祭拜。

「便菜飯」又稱為「六碗、八碗、十二碗菜飯」,是更豐盛的供品,通常會包含以下菜色:

六碗菜飯:
一道肉類:例如紅燒肉、滷豬腳、雞腿等。
一道魚類:例如清蒸魚、紅燒魚等。
一道蔬菜:例如清炒青菜、涼拌菜等。
一道蛋類:例如荷包蛋、炒蛋等。
一道湯品:例如清湯、肉湯等。
一道飯食:例如白飯、米糕等。

八碗菜飯:
在六碗菜飯的基礎上,增加兩道菜色,例如:
一道海鮮類:例如蝦子、螃蟹等。
一道豆製品:例如豆腐、豆干等。

十二碗菜飯:
在八碗菜飯的基礎上,增加四道菜色,例如:
一道肉類:例如豬肉、牛肉等。
一道魚類:例如魚丸、魚片等。
一道蔬菜:例如青菜、菇類等。
一道水果:例如蘋果、橘子等。

除了便菜飯外,重陽節拜拜還需要準備以下供品:

三牲:豬肉、雞肉、魚肉,象徵豐收與吉祥。
六樣菜:可選擇各式蔬菜、肉類、豆腐等,以示豐盛。
一鍋飯:象徵五穀豐登,可選擇白飯或米糕。
一鍋湯:可選擇清湯或肉湯,以示溫暖。
一樣水果:象徵甜美與吉祥,可選擇蘋果、橘子等。
三杯小酒:代表敬意,若不飲酒,可準備三杯米水代替,又稱為酒水。

準備供品時,應選擇新鮮、乾淨的食物,以示對祖先的尊重。您也可以根據個人能力與傳統習俗選擇適合的供品。

重陽節拜拜指南:祭祖地基主,祈福保平安

重陽節拜拜.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重陽節的神仙傳說

除了登高避災的傳說,重陽節也與許多神仙傳說息息相關。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九天玄女」的飛昇之日。九天玄女是中國道教的女神,也是北斗眾星之母。她的名字「斗」指的是北斗眾星,「姆」即母親之意。相傳九天玄女是黃帝的師傅,傳授給黃帝兵法戰術,幫助他打敗蚩尤,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業。而九天玄女得道飛昇的日子,正是農曆九月初九,因此重陽節也成為紀念這位偉大女神的節日。

除了九天玄女,還有其他幾位神仙也與重陽節有著密切的聯繫。例如,道教神仙「呂洞賓」的得道飛昇之日也是農曆九月初九。呂洞賓是八仙之一,以其俠義、幽默、愛民如子的形象廣為人知。相傳他曾在重陽節當天,在一個山洞中得道飛昇,因此重陽節也成為紀念呂洞賓的節日之一。

此外,還有「王母娘娘」和「太上老君」等神仙的誕辰也落在農曆九月初九。王母娘娘是道教最高女神,掌管天庭的仙界,地位尊貴。太上老君則是道教最高神,被尊為道教的始祖,地位崇高。這些神仙的誕辰都與重陽節有關,也反映出重陽節在道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重陽節的神仙傳說不僅豐富了節日的文化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敬神祈福的機會。在重陽節當天,人們會到廟宇祭拜這些神仙,祈求平安健康、事業順利、家庭幸福。這些神仙傳說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神仙的崇拜和敬畏,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重陽節的神仙傳說
神仙 與重陽節的關係 地位/特點
九天玄女 飛昇之日 中國道教女神,北斗眾星之母,黃帝的師傅
呂洞賓 得道飛昇之日 八仙之一,俠義、幽默、愛民如子
王母娘娘 誕辰 道教最高女神,掌管天庭仙界
太上老君 誕辰 道教最高神,道教始祖
...

重陽節的文化內涵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是漢族傳統節日,源遠流長,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重陽節的「九」與「久」諧音,象徵長久、延綿,因此人們會在這個日子舉行各種祈福活動,希望家人平安健康,生活幸福美滿。除了祭祖與敬老外,重陽節也與自然景物息息相關。古人認為九月九日陽氣最盛,登高可避邪,因此「登高」成為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人們會選擇山川、高樓等地,登高遠眺,感受秋高氣爽的景色,同時也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此外,重陽節與菊花也有著密切的關係。菊花在秋季盛開,花香四溢,象徵著堅韌不拔、高潔傲霜的精神,因此人們會在重陽節賞菊、插菊,以表達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命的熱愛。重陽節的文化習俗,不僅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反映了中華民族重視自然、尊重生命、追求長久的傳統文化理念。

重陽節為什麼要拜月華?

重陽節除了登高、賞菊、佩茱萸等習俗外,在過去,入夜後還有一項重要的儀式,那就是「拜月華」。這個習俗源於古人對月亮的崇拜,以及對豐收的祈願。在農耕社會,月亮的盈虧與農作物的生長息息相關,人們相信月亮具有神聖的力量,可以庇佑農作物豐收,保佑家人平安。因此,在重陽節這天,人們會在庭院擺上各種祭品,像是桂圓、花生、柿子、糖、月餅、香茶等,象徵著豐收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祈盼。然後,家人會在月光下,面向月亮跪拜,祈求月神保佑,這便是「拜月華」的由來。

「拜月華」的儀式也與重陽節的節氣有關。重陽節是陰曆九月初九,正值秋高氣爽,月色皎潔的時節。古人認為,這一天的月亮特別明亮,具有特殊的能量,因此在這個夜晚拜月,可以得到月神的加倍庇佑。此外,重陽節還有「九九」的諧音,象徵著長長久久,因此人們也希望藉由拜月,祈求家人健康長壽,闔家平安。

除了拜月儀式外,重陽節的夜晚,家人還會高高興興地共賞明月,邊飲茶,邊吃瓜果、糕點,享受團圓的喜悅。其中,剝食抽子和芋頭,俗稱「剝鬼皮」,也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這個習俗的寓意是,將不好的事物剝除,祈求來年順順利利,平安健康。

雖然「拜月華」的習俗在現代社會已經逐漸消失,但它反映了古人對月亮的崇拜和對美好生活的祈願,也體現了重陽節的文化內涵。在這個節日,我們可以藉由這些傳統習俗,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並傳承這些文化精髓。

可以參考 重陽節拜拜

重陽節拜拜結論

重陽節拜拜是慎終追遠的傳統習俗,藉由祭拜祖先和地基主,表達對先人的敬意,並祈求庇佑,讓家人平安順利。在重陽節拜拜中,供品準備和時間安排都有一定的規範,需要注意。除了祭祖和拜地基主,重陽節也是一些神明的聖誕慶典,例如媽祖飛昇之日,不妨同時準備神明供品,祈求健康平安和財運亨通。重陽節拜拜不僅是傳統習俗,更是傳承文化、表達敬意和祈福的美好儀式。

重陽節拜拜 常見問題快速FAQ

重陽節拜拜一定要在中午嗎?

不一定。重陽節拜祖先的時間,傳統上是中午,但部分家庭會依據自己的習俗,選擇在下午或傍晚祭拜。

重陽節拜地基主要準備什麼供品?

重陽節拜地基主,通常準備2雙碗筷、家常飯菜6樣(含雞腿)或雞腿便當、茶水或酒,以及地基主金、刈金、銀紙。香品則以味道香甜濃郁的檀香,例如環保印度老山檀香為佳。

重陽節除了拜祖先和地基主,還要拜其他神明嗎?

是的。重陽節除了拜祖先和地基主,也有一些神明的聖誕慶典,例如媽祖飛昇之日,可以同時準備神明聖誕供品,祈求健康平安和財運亨通。

個人頭像照片

By 沈尚豐

我是沈尚豐,台灣民俗文化研究所的創辦人。這個網站的設立目的是為了傳承與發揚台灣的豐富民俗文化,並為有興趣了解台灣傳統與信仰的人士提供全面的知識與資源。無論你是對台灣傳統節慶習俗感興趣,還是想深入了解地方故事與信仰禁忌,我都在這裡為你提供最詳盡的資訊。[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