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12月24日是台灣民間重要的「送神儀式」,又稱為「清屯」,象徵著送走一年來守護家宅的神明,祈求來年平安順遂。2024年的送神日落在國曆2月3日(星期六),這天,人們會準備豐盛的供品,遵循傳統步驟,進行送神儀式,讓神明返回天庭休沐,並為來年祈福。送神儀式有許多禁忌,例如:送神時間最好在農曆12月23日子時(晚上11點)至農曆12月24日午時(下午1點)之間,也需注意供品準備、祭拜流程等細節,才能讓送神儀式圓滿完成。
可以參考 銀紙用途大解析:祭祀祖先的紙錢文化指南
2024年送神日是哪天?清屯要拜拜嗎?供品有哪些?清屯流程與禁忌
農曆 12 月 24 日是民間「送神」的日子,台灣人也把這個日子稱為「清屯」。今年清屯是哪天?清屯日要怎麼送神?供品要準備哪些呢?
2024年的送神日/清屯日是哪天?今年(2024年)的清屯日、送神日,是在國曆2 月 3 日(星期六)。
清屯送神怎麼拜?清屯步驟流程這樣做才不會誤觸禁忌!送神清屯日可以提早到農曆12月23日子時(晚上11點),最晚則是農曆12月24日午時(下午1點),俗話說的好:「送神早、接神晚」,早點送神回天庭休息,讓灶神、家神為自己多說些好話,未來可以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送神儀式是台灣民間重要的傳統習俗,象徵著一年辛勞的結束,也祈求來年平安順遂。送神儀式通常在農曆12月24日進行,這天也被稱為「清屯日」。在送神儀式中,人們會準備供品,並舉行儀式,將神明送回天庭,以感謝神明一年的庇佑,並祈求來年繼續保佑。
送神儀式看似簡單,但其中包含許多細節和禁忌,例如供品種類、擺放位置、儀式流程等等。如果沒有正確了解,可能會導致送神儀式不順利,甚至觸犯禁忌,影響來年的運勢。因此,想要順利完成送神儀式,必須事先做好功課,了解相關知識和流程。
以下將詳細介紹2024年的送神日、清屯日,以及送神儀式所需的供品、流程、禁忌等資訊,讓您能安全、圓滿地進行送神儀式,祈求來年平安順遂。
送神時間:掌握最佳時機,讓神明安心回家
送神清屯日,是傳統習俗中重要的節日,象徵著一年辛勞的結束,也代表著迎接新年的開始。而送神時間,更是影響送神儀式成敗的关键。
根據傳統習俗,送神清屯日可以提早到農曆12月23日子時(晚上11點),最晚則是農曆12月24日午時(下午1點)。 俗話說的好:「送神早、接神晚」,早點送神回天庭休息,讓灶神、家神為自己多說些好話,未來可以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那麼,如何選擇最佳的送神時間呢?以下提供一些建議:
- 提早送神: 想要讓神明早點休息,可以選擇在農曆12月23日子時(晚上11點)進行送神儀式。這時,神明們還未開始忙碌,更容易回到天庭休息,也更有機會為家人祈福。
- 晚點送神: 如果時間上無法配合,也可以選擇在農曆12月24日午時(下午1點)送神。但要注意,這時神明們已經開始忙碌,可能需要多準備一些供品,才能讓神明們滿意。
- 避開禁忌時段: 送神時,要避開一些禁忌時段,例如:子時(晚上11點)和午時(下午1點)前後,以及午夜時分。這些時段被認為是陰氣較重的時段,不適合進行送神儀式。
除了時間之外,送神時也要注意一些細節,例如:要保持肅穆,避免喧鬧;送神後要將家中打掃乾淨,迎接新年。這些細節都能讓送神儀式更圓滿,也更能獲得神明的庇佑。
送神儀式.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送神儀式中的神明與職責
「送神」儀式中,最為重要的神明便是「灶王爺」,祂的正式稱呼為「司命真君」,也稱「灶君」、「灶王爺」、「護宅天尊」。「灶王爺」掌管人間煙火,象徵著家庭的平安與財運,因此在傳統習俗中,人們會在「送神」儀式中特別供奉「灶王爺」,祈求祂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為家人帶來好運。
「玉皇大帝」是道教信仰中的最高神,掌管三界天眾神佛生靈,祂的弟弟「灶王爺」則負責監督人間的善惡,並將所見所聞稟告「玉皇大帝」。因此,「送神」儀式不僅僅是送走「灶王爺」,也是將所有神明送回天庭,讓他們向「玉皇大帝」報告凡間的情況。
除了「灶王爺」之外,其他神明也會在「送神」儀式中被送回天庭,例如:
- 土地公:守護一方土地,保佑地方平安。
- 門神:守護家宅,驅邪避凶。
- 財神:掌管財運,保佑家宅財源滾滾。
- 福德正神:掌管福德,保佑家人平安順遂。
這些神明在「送神」儀式中,會隨著「灶王爺」一同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凡間的情況,並祈求來年繼續守護人間。因此,「送神」儀式不僅僅是送走神明,更是向神明表達感謝,並祈求來年繼續得到神明的庇佑。
神明 | 職責 |
---|---|
灶王爺 (司命真君) | 掌管人間煙火,象徵著家庭的平安與財運,將人間所見所聞稟告玉皇大帝。 |
玉皇大帝 | 道教信仰中的最高神,掌管三界天眾神佛生靈。 |
土地公 | 守護一方土地,保佑地方平安。 |
門神 | 守護家宅,驅邪避凶。 |
財神 | 掌管財運,保佑家宅財源滾滾。 |
福德正神 | 掌管福德,保佑家人平安順遂。 |
送神日禁忌:避開這些禁忌,讓送神儀式順利圓滿
送神日除了準備供品、祭拜儀式之外,也有一些禁忌需要留意,避免觸犯禁忌影響送神儀式順利進行,更重要的是,讓灶神順利上天,保佑來年平安順遂。以下列舉幾個送神日常見的禁忌:
除了上述禁忌之外,送神日當天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例如:
送神日是台灣傳統民俗中重要的節日,透過了解送神日的禁忌和注意事項,可以讓送神儀式順利圓滿,也祈求來年平安順遂,好運連連。
送神日與新年運勢的關聯
送神日不僅僅是送神返天繳旨,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象徵著舊的一年即將結束,新的一年即將開始。在道教文化中,人們相信神明會將過去一年的功過記錄帶回天庭,並根據這些記錄來決定來年的運勢。因此,送神日也成為人們祈求來年平安順遂、好運連連的重要日子。
其中,最受關注的便是灶神和太歲星君。灶神掌管著家庭的平安和財運,而太歲星君則主宰著一年的運勢吉凶。在送神日,人們會特別準備供品來祭拜灶神和太歲星君,祈求他們在來年繼續庇佑家人平安順遂。同時,人們也會準備一些金紙,象徵著將過去一年的不順遂和霉運一同送走,祈求來年一切順利。
除了灶神和太歲星君,其他神明也需要在送神日得到祭拜。像是司命真君,掌管著人的壽命和生死,在送神日祭拜司命真君,祈求來年身體健康、延年益壽。此外,也有一些民間信仰會在送神日祭拜其他神明,例如土地公、城隍爺等,祈求他們繼續守護家宅和社區的平安。
送神日的儀式,不僅僅是為了送走神明,更重要的是表達對神明的感謝和敬意。在過去的一年裡,神明們一直守護著我們,保佑我們平安健康,我們應該懷抱感恩的心,誠心誠意地送神,祈求他們在來年繼續庇佑我們。
送神儀式結論
送神儀式,是台灣民間重要的傳統習俗,不僅是將神明送回天庭休息,更象徵著一年辛勞的結束,並祈求來年平安順遂。透過了解送神儀式背後的文化背景、時間、流程、供品、禁忌等細節,能讓我們更深入理解送神儀式所代表的意義和價值,並以正確、安全的方式完成送神儀式,祈求神明庇佑,迎接新年的到來。
想要順利完成送神儀式,除了掌握送神時間、準備供品,也要注意相關禁忌,才能讓送神儀式順利圓滿。建議可以參考本文提供的資訊,作為送神儀式的參考,並依照個人需求和家庭狀況,調整送神儀式的方式,讓送神儀式更加圓滿,也為來年增添好運。
希望透過本文的分享,能夠讓更多人了解送神儀式的文化意義和重要性,並參與這項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送神儀式 常見問題快速FAQ
送神日一定要在農曆12月24日嗎?
傳統上,送神日是在農曆12月24日,但如果時間上真的無法配合,可以提早到農曆12月23日晚上11點,最晚則是在農曆12月24日下午1點前完成送神儀式。只要誠心祭拜,神明都會感受到你的心意。
送神時一定要準備很多供品嗎?
送神供品不需要過於繁複,重點是要誠心祭拜,表達對神明的敬意。一般來說,準備三牲、水果、茶酒、糕餅等即可。如果經濟條件有限,也可以準備簡單的供品,例如水果、茶酒等,重點是要用心準備,讓神明感受到你的誠意。
送神儀式有哪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送神日當天要避免喧嘩吵鬧、掃地倒垃圾、燃放鞭炮、穿著破損衣物、使用刀剪、說不吉利的話等。此外,祭拜完畢後要記得收好供品,避免被動物吃掉或被風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