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禁忌有哪些?7大禁忌報你知,避開厄運迎好運

端午節禁忌有哪些?7大禁忌報你知,避開厄運迎好運

端午節是充滿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禁忌需要留意。那麼,端午節禁忌有哪些呢?像是探病、行房、送整串肉粽等,都可能帶來厄運。 例如,端午忌探病,因為醫院陰氣重,容易影響健康。另外,端午也不宜送整串肉粽,因為粽子象徵著完整,送整串容易讓對方感到不吉利。了解這些禁忌,有助於在端午節期間平安順利地享受節慶的喜悅。

可以參考 拜斗的好處:趨吉避凶,開啟元辰光輝

...

端午節「7大禁忌」曝光! 別送整串肉粽、不要壞壞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等歡慶活動外,也流傳著許多禁忌,這些禁忌背後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涵和民俗智慧。傳說中,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也是驅邪避凶、祈求平安的日子。因此,在端午節當天,人們會特別注意一些禁忌,以求得一整年的平安順遂。

以下整理出端午節的七大禁忌,讓您在享受節慶歡樂的同時,也能避開厄運,迎來好運:

1. 端午忌去醫院探病,陰氣重之地: 端午節是陽氣最旺盛的日子,而醫院是陰氣較重的地方,因此不建議在端午節當天去醫院探病。傳統習俗認為,端午節當天陽氣較旺,去醫院探病可能會將陰氣帶回家,影響家人的健康。
2. 禁慾不要行房: 端午節是驅邪避凶的節日,傳統習俗認為,端午節當天行房會招來厄運,因此建議避免。此外,端午節也是祭拜屈原的日子,行房被視為不敬的行為。
3. 不要生小孩: 端午節是陽氣最旺盛的日子,傳統習俗認為,端午節當天生小孩會容易招來厄運,因此建議避免。
4. 不要去森林與山上: 端午節是驅邪避凶的節日,傳統習俗認為,森林與山上是陰氣較重的地方,容易招來不乾淨的東西,因此建議避免。
5. 不要在當天送整串肉粽: 端午節送肉粽是傳統習俗,但送整串肉粽被視為不吉利,因為「粽」與「送終」諧音,容易招來厄運。
6. 端午不要去海邊: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投江而死,因此傳統習俗認為,端午節當天去海邊會容易招來厄運。
7. 不要亂丟平安符: 端午節佩帶平安符是傳統習俗,但平安符不能隨意丟棄,否則會招來厄運。平安符應該妥善保管,直到失效後再焚化或埋葬。

這些禁忌雖然聽起來有些迷信,但背後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涵和民俗智慧。了解這些禁忌,可以讓我們在慶祝端午節的同時,也能尊重傳統文化,避免觸犯禁忌,祈求平安順遂。

端午節禁忌有哪些?7大禁忌報你知,避開厄運迎好運

端午節除了是歡慶的節日,也蘊藏著許多傳統習俗和禁忌,這些禁忌往往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提醒我們在歡樂的同時,也要注意一些細節,才能平安順利度過端午節。以下就整理出7大端午節禁忌,讓您在享受節慶氣氛的同時,也能避開厄運,迎來好運!

端午節的由來為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盡,因此民間傳說當天海邊好兄弟抓交替的機會比較大,建議避開端午節當天到海邊玩水。就像上段所說,端午節為屈原的忌日,因此陰氣重的地方自然在當天需要避開,像是醫院、殯儀館。建議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這兩種植物,因為《本草綱目》說艾草是「純陽」植物,除了可以去除陰氣,也有殺菌、驅蟲的作用,而菖蒲含有特殊的香氣,也有殺蟲滅菌的功用。 △ 提醒大家要在 下午3點前 掛上艾草和菖蒲,避免錯過陽氣最盛的時間。 在端午節當天,通常會給家中小朋友們掛上香包,香包有著避邪、驅蟲、保平安的意思,因此如果弄丟香包,就像是丟掉了平安符,整年都會不順利,因此一定要叫家裡的孩子好好保管好香包喔!

端午節禁忌有哪些?7大禁忌報你知,避開厄運迎好運

端午節禁忌有哪些.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端午節禁忌3. 禁止河邊戲水

端午節除了是慶祝屈原的節日,也是民間傳說中水鬼出沒的日子。因此,在傳統習俗中,端午節當天禁止到河邊戲水,特別是小孩和老人更要小心。這個禁忌的背後,除了對水鬼的忌諱外,也反映了古人對水患的恐懼。端午節前後,正值梅雨季節,河水水位容易暴漲,加上天氣炎熱,容易發生溺水事故。因此,古人會特別提醒人們在端午節這天要遠離水邊,避免發生意外。

雖然現代社會的防洪設施和安全意識都比以前提高,但端午節期間還是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河邊遊玩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 不要在沒有安全措施的河邊戲水:選擇有救生員和安全設施的游泳池或水域,並注意水深和水流情況。
  • 不要單獨下水:一定要有同伴陪同,並注意彼此的安全。
  • 不要在酒後或疲勞時下水:酒後或疲勞時,判斷力會下降,容易發生意外。
  • 不要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戲水:水流湍急的地方容易發生危險,要選擇水流平緩的地方。
  • 不要在水深不明的地方戲水:下水前要先了解水深,並注意周圍環境。
  • 要穿救生衣:在水域遊玩時,一定要穿救生衣,以確保安全。

端午節是歡樂的節日,但安全才是最重要的。遵守傳統習俗,注意安全,才能度過一個平安順遂的端午節。

端午節河邊戲水安全注意事項
禁忌 原因 現代安全建議
禁止河邊戲水
  • 民間傳說水鬼出沒
  • 梅雨季節河水水位暴漲
  • 天氣炎熱,容易發生溺水事故
  • 選擇有救生員和安全設施的游泳池或水域
  • 注意水深和水流情況
  • 不要單獨下水,一定要有同伴陪同
  • 不要在酒後或疲勞時下水
  • 不要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戲水
  • 不要在水深不明的地方戲水
  • 要穿救生衣
...

端午節物:從《東京夢華錄》看宋代端午節的物品

宋代的端午節,除了各式各樣的節日活動,還有許多應景的節日物品,這些物品不僅是節日氣氛的營造者,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宋代著名風俗畫卷《東京夢華錄》卷八中,就詳細記載了當時端午節的各種物品,讓我們得以一窺宋代端午節的繁華景象。

《東京夢華錄》卷八中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團。 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 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

百索,又稱五彩線,是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節日物品之一。百索是用五色絲線編織而成,象徵著五福臨門,也代表著長壽、健康和平安。人們會將百索系在孩子的手腕上,或掛在門上,以祈求平安健康。

艾花,即艾草的花,具有驅邪辟疫的功效。端午節時,人們會將艾草插在門口,或用艾草煮水沐浴,以驅除疾病和邪氣。

銀樣鼓兒,是一種用銀製成的玩具鼓,象徵著吉祥和喜慶。端午節時,孩子們會玩銀樣鼓兒,以祈求平安健康。

花花巧畫扇,是一種用紙或絹製成的扇子,上面繪有各種花卉圖案。端午節時,人們會用花花巧畫扇來扇風驅暑,也象徵著吉祥和美好。

香糖果子,是一種用糖製成的糖果,味道香甜,是端午節時孩子們最喜愛的零食。

粽子,是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粽子是用糯米包裹著各種餡料,再用粽葉包起來蒸熟。粽子象徵著團圓和吉祥,也是端午節祭祀祖先的必備供品。

白團,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糕點,口感軟糯香甜。白團象徵著團圓和美好,也是端午節時人們喜愛的食物。

紫蘇、菖蒲、木瓜,這些草藥具有驅邪辟疫的功效。端午節時,人們會將這些草藥切成細絲,與香藥混合在一起,裝在梅紅匣子裡,用來驅除疾病和邪氣。

除了上述物品,端午節時還會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等,這些物品也都有著各自的象徵意義和文化內涵。這些物品不僅是節日氣氛的營造者,更體現了古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祈願。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其實不少,包含划龍舟、包粽子、掛艾草、戴香包、喝雄黃酒、立蛋、喝午時水等傳統習俗,每一項有不同的意義。

起源於古人捨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拯救,時至今日,龍舟競賽已成為端午節最受歡迎的民俗活動。 屈原投江後,人們擔心屈原的身體被魚、蝦吃掉,便以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後來演變成用竹葉將米包好之後投入江裡餵魚,進而衍化成端午吃粽子的風俗。

五月之後由於天氣炎熱,蚊蟲孳生,瘟疫漸多,而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再加上白蛇傳的故事,人們喝雄黃除了防瘟疫之外,也希望能避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傳說將艾草插在門口可以避邪、讓身體健康。

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其他習俗,例如:

  • 掛艾草:艾草具有驅蚊避邪的功效,人們會將艾草綁成束或做成香囊,掛在門口或家中,祈求平安健康。
  • 戴香包:香包不僅是裝飾品,更具有驅蟲辟邪的功效,人們會在端午節當天佩戴香包,祈求平安健康。
  • 立蛋:端午節當天,人們會將雞蛋立起來,象徵著生命力與希望,也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願。
  • 喝午時水:午時水是指端午節正午時分取的水,傳說具有消暑解毒的功效,人們會在端午節當天喝午時水,祈求健康長壽。

這些傳統習俗雖然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改變,但其背後的文化意義卻依然值得我們傳承。 透過參與這些傳統活動,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端午節的文化內涵,並將這些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讓中華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可以參考 端午節禁忌有哪些

端午節禁忌有哪些結論

端午節是充滿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禁忌需要留意。了解端午節禁忌有哪些,可以幫助我們在歡慶節日的同時,也能尊重傳統文化,避免觸犯禁忌,祈求平安順遂。 端午節的禁忌,例如忌探病、忌行房、忌送整串肉粽等,背後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涵和民俗智慧。這些禁忌雖然聽起來有些迷信,但古人以其生活經驗累積出智慧,提醒我們在節慶期間注意一些細節,才能平安順利度過端午節。

例如,端午忌探病,因為醫院陰氣重,容易影響健康。另外,端午也不宜送整串肉粽,因為粽子象徵著完整,送整串容易讓對方感到不吉利。 端午節的禁忌,並非迷信,而是古人對生命的敬畏和對美好的祈願,提醒我們在享受節慶歡樂的同時,也要注意一些細節,才能避開厄運,迎來好運。

希望本文能讓您對端午節禁忌有哪些有更深入的了解,讓您在慶祝端午節時,既能感受節日的喜悅,又能尊重傳統文化,避免觸犯禁忌,度過一個平安順遂的端午節!

端午節禁忌有哪些 常見問題快速FAQ

端午節為什麼不能去醫院探病?

端午節是陽氣最旺盛的日子,而醫院是陰氣較重的地方,傳統習俗認為,端午節當天去醫院探病可能會將陰氣帶回家,影響家人的健康。因此,端午節當天不建議去醫院探病。

端午節為什麼不能送整串肉粽?

端午節送肉粽是傳統習俗,但送整串肉粽被視為不吉利,因為「粽」與「送終」諧音,容易招來厄運。建議送肉粽時,可以拆開成幾份,或單獨送一個肉粽,以避免觸犯禁忌。

端午節為什麼不能亂丟平安符?

端午節佩帶平安符是傳統習俗,但平安符不能隨意丟棄,否則會招來厄運。平安符應該妥善保管,直到失效後再焚化或埋葬。

個人頭像照片

By 沈尚豐

我是沈尚豐,台灣民俗文化研究所的創辦人。這個網站的設立目的是為了傳承與發揚台灣的豐富民俗文化,並為有興趣了解台灣傳統與信仰的人士提供全面的知識與資源。無論你是對台灣傳統節慶習俗感興趣,還是想深入了解地方故事與信仰禁忌,我都在這裡為你提供最詳盡的資訊。[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